2024年10月16日,巴黎上诉法院对Chanel诉Jonak侵权案作出判决(RG 22/19513),明确了攀附(parasitism)行为的认定要点。
Chanel公司和Chanel
Coordination公司(下统称“原告”)向巴黎商业法院起诉Kilma Jonak公司和Karine公司(下统称“被告”),认为被告销售的米黑双色露跟鞋等多个鞋款攀附了其经典设计,要求禁令和赔偿180万欧元。2022年10月17日,法院部分支持了原告,判令被告赔偿17500欧元。原告上诉,认为对被告处罚过轻。
本案主要针对的是被告自2020年以来销售的露跟鞋。原告认为,被诉鞋款使用米色与黑色搭配、模仿Chanel露跟鞋的特征,通过销售多种双色组合露跟鞋,制造与香奈儿鞋款相同配色的“系列效应”,从而利用香奈儿的吸引力、声誉及独特的高端形象。被告认为,黑色与米色搭配并非原告品牌的独有配色,原告无权独占这个普通且常见的配色;被告1964年创立,在女鞋领域有自己的声誉和地位;两款鞋的整体视觉效果也有明显差异。
巴黎上诉法院审理后认为,证明攀附行为需满足以下条件:一是确因技术、智慧、声誉和投资加持产生了个性化的经济价值;二是从这个价值中攫取灵感或引发联想会给攀附方带来竞争优势;三是这种攫取及获利并无正当理由。结合本案证据,法院认为,原告1957年推出的米色与黑色“露跟鞋”自2015年起成为香奈儿系列中的常见款式,具有知名度和个性化经济价值。双方涉案鞋款整体视觉印象高度相似,仅在材质上因质量差异有所不同。很多消费者认为被告鞋款来自原告。基于此,法院认定被告有意攀附原告品牌的声誉,通过在宣传中将其产品与原告形象相联系而牟利。法院最终判令被告停止攀附行为,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5万欧元和精神损失费3万欧元。